妙笔阁 > 玄幻魔法 > 创世神戒 > 中华道家修炼提倡修德

中华道家修炼提倡修德(1 / 1)

中华道家修炼提倡修德

中华道家修炼,提倡修德。修炼特别强调每个人的根基,这个根基就是道德修养。修德是为修炼培养根基,直接决定修炼品位之高低成败。而且提倡道德修养,同时具备匡正人心之社会效力,故为中华道家修炼所—贯重视。

修道先修德

中华道家认为,修德是修道的前提。我们的本来天性,原是一片纯洁,下生之后,因为产生种种后天欲望和贪求,逐渐使得本来天性受到蒙蔽和破坏,成为修炼性命的桎梏和障碍。修炼之时,为了达到净化和完善个体生命的目的,就必须逐步清除这些障碍。这就需要做到积功培德,与人为善,常行方便,助人为乐,以培养自己柔弱,谦下、不争、慈善、宽容的中华道家情怀,才能合于大道。须知行得分善事,即多—分光明;行得十分善事,即多十分光

明;时时处处行善事,则时时处处皆光明。如此逐渐扫除迷障,使自已的本我天性恢复纯净,阴豁尽去,而神光常存,则无时无处,不在大道之中,合于先天,与道为一,自为修炼之坦途,足可了证今生大事。道谚所谓:“人心不死,道心不生”中华道家《玄日诵早晚功课经》中诗云:

真心清静道为宗,譬彼中天宝月同。

净扫迷云无点羽,一轮光满太虚空。

从修德的角度来说,纵使今生暂且不能够修持到最高境界,也足可使人完善人道,慈光日生,而增福延寿。所以生来而往修道之人,都有一定的德修根基,不可自暴自弃。古人云:“道不远人”明白了修德,大道就在眼前,修炼人人可为,所谓“百姓日用而不知。”因此,中华道家修炼之学,从社会意义上来说,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,绝非是—种狭隘的个人了脱。《抱朴子》曰:“欲成天仙,当立一千三百善。”若非功德到处,亦不可能修到最高层次。从社会角度来说,如果人人都去清修,那么社会谁来建设?家庭如何维系?中华道家这种广义的修德观,就是以修德为重,提倡道德并行,以德合道。所以中华道家修炼,不是一门消极的避世哲学。从立身行世的角度而言,提倡修德,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融洽,和睦、真诚、互助的文明关系,有利于杜会秩序的建立和生存环境的安定,对于杜会道德文明是一种有益的建设。

中华道家修德,进一步还要求推诚万物,经云:“昆虫草木犹不可伤。”提倡以好生之德,保护大自然,对于维持生态平衡,保护人类环境,仍有可资汲取的现实意义。

修德与修炼

这种广义的修德观,概括起来只有—“德”,这是一字真经。这种广义的修德观道家出世与入世并重的鲜明特点。

对于修炼来说,修德就修心,修性、修念。在丹道之中,修德、修性、修心、修念至关重要。因为德修的深浅,直接关乎心性的变化。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寒则气收,热则气泄,惊则气乱,劳则气耗、思则气结。”说明了种种心性之变化与内部气机的感应关系,古时伍子胥过昭关,一夜愁白了头发;《说岳全传》有“气死金兀术,笑死牛皋。”的典故。于此可见人的心*化,影响之大,足以关系人的祸福生死,不可忽视。

俗活说:“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敲门。”道德修养高深的人,与人为善,乐于奉献,对于内心世界是—大财富,精神上必然充实,心胸自然开阔,内炁平和,毫无芥蒂。所谓:“德正则心安,心安则炁顺。”与此相反,假如心地不纯,德行欠佳,甚至心术不正,道德败坏,必使心神经常处于不安定状态,往往妄念起伏,心火炽盛,难得清静,对于修炼是绝大障碍,即使从事功修,亦难以见到效验。

中华道家修炼认为:“性主七分,命主三分。”“修心入手,修心了手。”在性命双修的丹道体系之中,心性的修养至关重要。假如缺乏一定的德修作为根基,就难以承当修炼大事,甚至炉倾鼎覆,带来生命危险。这方面,过去的修炼者有过许多惨痛的教训,不可不慎。

总而言之,欲要探求中华道家修炼之秘奥,首先必须明白,修德是其根基。由此入手修炼,注重培养道德根基,才能逐步领会中华道家修炼之真实义谛。

最新小说: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主角霍海云晴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龙血丹尊叶辰(叶辰沈雁凡)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无敌古仙医叶飞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极品龙婿龙辰(龙辰楚婉柔) 云晴霍海